【基本信息】
作者:杨凤城 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
【内容简介】
该书是一本供中共党史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本科生使用的中共党史教材,由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教师联合编写。该教材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增加了反映近20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的新材料、新观点和新成果的章节。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又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这20多年恰恰是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波澜壮阔、狂飙突进,进而引起国内外瞩目的一段历史,该书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重点论述和总结。
【目录】
上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第二章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第三章 掀起土地革命战争风暴
第四章 在抗日民族战争中发展壮大
第五章 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
中篇 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第六章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七章 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
下篇 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第九章 历史性转折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第十章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与治理整顿、深化改革
第十一章 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章节选读】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领先世界的古代文明。然而,当历史迈入近代,中国却落后了。
17世纪中叶以后,西方一些国家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在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动下迅速强大起来。资本的本性之一是扩张,是不断寻求、拓展原料产地及商品与资本市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中国,自然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垂涎和争夺的市场。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际,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者满族贵族入主中原之时。清王朝在经历了所谓“康乾盛世”之后,自19世纪初,承平之象渐失,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起事不断,社会处于动荡之中。如果不是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已经启动,也许新一轮的王朝更替又会在中国出现。然而,时代不同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已经走到了尽头。
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加紧全球侵略扩张和殖民掠夺之际,清王朝统治者对世界大势却茫然无知,依然陶醉在“天朝上国”的梦幻中,视其他国家与民族为“蛮夷”,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清王朝的颓势日益加深,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拮据,社会动荡,陷入危机四伏的境地。然而,其对外的自大、傲慢、冥顽不化则依然故我,甚至变本加厉。
1840年,急于向海外扩张的资本主义强国——英国用鸦片和炮舰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史称鸦片战争。此后,西方列强纷至沓来,又相继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掠夺了大片的中国领土,勒索了巨额的战争赔款,并取得了诸如“租界”、驻军、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开矿设厂、修筑铁路、内河航运、设立银行商行、传教和建造教堂等特权。中国社会因此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外国列强的侵入,一方面,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成为受列强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另一方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中国社会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封建社会。但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中国的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中国社会的根基依然是封建制度,中国属于典型的半封建社会。
其次,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固有的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仍然存在,但处境发生了变化。地主阶级作为中国社会的统治力量,很多时候在一定程度上变为外国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农民阶级在继续忍受本国封建势力压迫和剥削的同时,又遭受外来侵略势力的压迫与剥削,生存更为艰难。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国社会产生了两大新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由于受到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束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举步维艰,因而中国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外国资本在中国沿海通商口岸开设的企业中,此后随着外国资本在华投资的增加和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其队伍不断壮大。
最后,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最主要的矛盾。由此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或者说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必需的前提。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和艰辛的探索。
1851年至1864年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曾建立了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农民政权,并且通过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否定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占有制度。同时,太平天国拒绝承认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所有这一切,都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推向了最高峰。20世纪初,以农民为主体的义和团运动,虽然存在盲目排外、排斥现代文明的弊端,但也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服于外国列强的决心和意志。由于农民不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因而不可能提出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思想和行动纲领,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主要人口,农民可以成为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但如果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是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历史任务的。
与农民阶级对立的地主阶级,不仅不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者,而且还是影响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但是,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中的一些开明人士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也曾经思考和尝试革新之策。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就主张了解西方,被誉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即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以抵抗西方侵略者。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政府内的部分官僚鼓吹“采西学”、“制洋器”,以“自强”和“求富”相标榜,先后创办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并采用“洋操”训练新式军队,还开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出洋,是为“洋务运动”,主持者被称为“洋务派”。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培养了近代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然而,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宗旨,即采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腐朽的封建主义制度,这就注定了其失败的命运。
几乎与洋务运动同时,中国出现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主张。早期改良主义者主张兼学西方的“体”、“用”,即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后来的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改良主义者,对封建主义进行大胆揭露和批判,宣传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制度,并发动了戊戌维新,从而在19世纪末形成粗具规模的近代思想启蒙和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然而,戊戌维新最终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官僚集团所扼杀,改良主义的尝试失败了。
全部心得共(0)条心得 |